10月25日,是抗美援朝纪念日。75年前的这一天,中国人民志愿军援助朝鲜首战告捷(jié),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让我们一起重温文物背后那一个个荡气回肠、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故事吧。
右面的这支步骑枪现被珍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,枪管长52厘米,弹仓可装5发子弹,战士们叫它“水连珠”。抗美援朝战争中,它的主人张桃芳使用它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,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。 张桃芳是江苏兴化人,1952年9月赴朝鲜参战。1953年1月,他所在的部队24军到达上甘岭时,抗美援朝战争已进入战略防御阶段。为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作战,24军开展
在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里,有一件特殊的文物。它长300厘米,宽67厘米,由几根原木和草绳组成,长方形的木头骨架之间,部分草绳已经破损断裂。这样一件简陋到让人猜不出用途的文物,其实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担架队用于运送伤员的担架。支前英雄宁儒贤就是担架队的一员。 1950年11月,宁儒贤跟随辽宁阜(fù)新担架队,在村民的欢送中离开了家乡。在第五次战役中,他冒着敌人的炮火,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,救下了
《搭船的鸟》一文以儿童的口吻,描写了“我”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。那么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的呢?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吧。 作者观察了雨天船上的场景。“天下着雨,雨点儿打在船篷上,沙啦沙啦地响。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。”这两句话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进行描写,让读者能够想象到雨落在船篷上的声音和船夫用力摇橹的样子,生动地再现了翠鸟出场的环境。 作者观察了翠鸟的样子。翠鸟羽毛鲜艳,还
那天我走在故乡的小路上,一抬头望见一只漂亮的小鸟,一晃儿就“嗖”地钻进附近的苇丛。这么好看的鸟引起我的好奇,我便立马向小鸟飞落的地方寻去。 那是一条不太宽的小溪,被两岸浓密的芦苇遮掩着。我隐藏在苇丛后面,小心翼翼地往里面窥视。几经搜寻,终于发现了小鸟的身影。这小鸟我认识,是只翠鸟。它的体羽艳丽而具有光泽,胸部以下呈鲜明的栗棕色,将翡翠般的上衣衬托得更加艳丽,再配上黑红的长嘴、鲜红的腿和爪,翠鸟看
天刚蒙蒙亮,我们就来到了云杉树林,准备狩猎的目标是松鼠。阴沉的天空,给人一种非常压抑的感觉,天空低得仿佛伸手可触,此时的云杉树就好像支撑天空的立柱。丰硕的果实,让云杉树穿上了另外一件金黄的外衣。相信这么丰硕的果实,一定也引来了很多松鼠。 我眼前的云杉树,真的可以说是千奇百怪,有的看上去非常稚嫩,枝叶非常蓬松;有的很苍老,身上还淌着松脂,在本就已经苍老的表面上还长着很多苔藓(tái xiǎn)。
一、读句子,根据拼音写词语。★ mǔ qīn( )qiāo qiāo( )给我带回一只漂亮的鹦鹉,它cuì lǜ( )的yǔ máo( )富有光泽,嘴像钩子一样,很有特点。 二、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。★ 停:①停止;②停留;③停放,停泊;④停当。 1.船停在江心,没有靠岸。( ) 2.原定的节目停播了,现在正临时插播重要新闻。( ) 3.爸爸在
夕阳照在小湖上,没有什么风,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。岸边有几棵垂柳,垂柳那边是一望无垠(yín)的稻田。几只又窄又长的渔船浮在湖面上。近处的那只船上,有一个渔人正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。十来只灰黑色的鸬鹚(lú cí)站在船舷上,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。 渔人忽然站起来,拿竹篙(gāo)向船舷一抹,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。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,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,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。
一、读句子,根据拼音写词语。★ 周末,爸爸去diào yú( )了,妈妈在客厅看自己xǐ ài( )的电视节目,我在guān chá( )shèng kāi( )的茉莉花,弟弟则在和小猫wán shuǎ( )。 二、读句子,完成练习。★★ 多么可爱的草地!多么有趣的蒲公英! 1.这里连用两个“!”,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 __________和 ______
生活中并不缺少美,只要我们善于用眼看,用耳听,用鼻闻,用嘴尝,用手摸,就会有新的发现,就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。今天,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的观察所得吧! [1初试身手] 红烧鲥鱼 湖北荆门市沙洋县五里中心小学三(1)班 袁大伟 10月1日这天,我和爸妈去野生鱼酒楼吃喜酒,听说这个酒楼的名菜是红烧鲥(shí)鱼。入席后,大家都开始用餐了,我却无心动筷,一直等着那道名菜上桌。 随着服务员的一声“红